-

司法改革中的合规不起诉制度

2024-05-07

司法改革中的合规不起诉制度

       合规不起诉,也称为合规协议或合规计划,是一种刑事司法制度,其中涉嫌实施犯罪的企业在检察机关指导下制定合规计划,通过健全管理规章制度、规范生产经营方式、完善企业治理结构等方式,建立有效的合规管理体系,并定期向检察机关报告建设合规管理体系的进展情况。在考察期结束后,检察机关将综合考虑犯罪事实、犯罪情节、合规计划完成情况以及相关行政机关意见等因素,决定是否对涉嫌犯罪的企业不起诉。

       合规不起诉制度起源于美国,最初是为了解决企业犯罪问题而设立的。如今,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引入合规不起诉制度,将其作为打击企业犯罪、保护企业发展、促进企业合规管理的重要手段。在我国,合规不起诉制度也在逐步推广和应用,成为检察机关服务非公经济发展的新切入点。

       合规不起诉制度具有以下特点:

合规计划是企业自愿制定的,是在检察机关指导下进行的,具有非强制性。

合规计划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企业涉嫌犯罪的问题,而不是代替或免除企业的日常合规管理。

合规计划的执行和监督主体是第三方机构或人员,以确保其客观性和公正性。

合规计划的适用范围有限,主要适用于企业犯罪案件,并且只有在企业自愿认罪认罚、积极配合调查、主动制定合规计划等条件下才会被考虑适用。

合规计划的制定和执行结果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,检察机关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决策。

总的来说,合规不起诉制度是一种促进企业合规管理、打击企业犯罪、保护企业发展、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手段。




分享